01 无用 02 危险 心理咨询师都能看穿人心
很多人误以为心理咨询师能像读心术一样猜透他们的心思。
心理咨询师并没有神通,实际上,心理咨询师只是更愿意去探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(情感、关系、冲突、创伤),通过这种探索去整合自己,这一切来源于来访者愿意在咨询师面前打开他自己,而这也是需要时间去建立关系、有效收集信息的过程。
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的沟通技巧和理论知识,帮助来访者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,而不是直接猜测他们的想法。
咨询师会更敏锐的觉察对方忽略的心理成分,更能从表面的行为上推测背后的心理动机,比如他的防御以及回避的情感和冲突,但这一切都需要对方的确认。
在咨询中,受专业训练的咨询师会充分抑制自身的情感冲动,把注意力聚集于对方,全身心投入到来访者的内在世界里,去体验它、理解它。除此之外,咨询师仍然有自己的生活,仍然会有情绪高涨和低落的时候,因为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普通人,依然保有作为一个人该有情绪状态,而不像大众所说的,心理咨询师就应该没有任何情绪的表现,这原本就是一个很大的误区。那些不太区分咨询与日常谈话的咨询师,既会让自己过得太累,也会让别人不舒服。
这个问题也许反映了人们对于被控制的害怕 :如果一个人能够看穿你的心思,意味着你在他面前一览无余,意味着他能够控制(伤害)你。这个问题同样反映了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惧怕,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关注点放在外在:事业、竞争、赚钱、游戏,却不愿意去面对内心。对他们来说,内心世界就像一个黑洞,令人害怕,但真正重要的是面对黑洞,越是面对了,内心整合度越高,害怕就越少。因此,能洞察内在的,只有来访者自己,而不是心理咨询师能看穿人心!
03
误区
04
有病
对心理咨询师的社会偏见
虽然心理咨询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,但社会对于心理问题的理解和支持仍然有限。
有一些来访者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,这增加了他们面对心理困扰时的无助感。
另一种极端偏见是将心理咨询等同于治疗精神疾病,认为只有心理疾病患者才需要心理咨询。
实际上,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广泛,包括解决各种生活困扰、情感问题、人际关系问题、职业困惑等的人群。
由于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,一些人在面对心理困扰时选择隐瞒或否认,担心被贴上“心理有问题”的标签。这种病耻感不仅阻碍了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,还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。
在临床工作中,有不少来访者是偷偷摸摸地来做心理咨询的,生怕别人会知道,哪怕是自己的亲人。当咨询师鼓励来访者可以把情况告诉朋友或爱人时,有些人会反馈说:决不! 对很多人来说,万一跟心理咨询扯上边,自己就成为了一个有缺陷的人,因此,哪怕再痛苦也要死扛着。
事实恰恰相反,真正的神经病(也就是精神分裂症),一般是不会来做心理咨询的,因为缺乏足够的自知力(一些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会来做咨询)。不少严重的心理障碍者,由于缺少对人的信任,即使非常痛苦,也不太会来做心理咨询。
来做心理咨询的,往往是那些有痛苦,对人有基本的信任感,又有强烈改变意愿的人。
05
澄清
2024-12-06
浏览:0
2024-12-06
浏览:0
2024-12-06
浏览:0
2024-11-10
浏览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