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首页 心理文章

是孩子磨蹭了,还是你着急了

作者: 分类:心理 发布时间:2024-08-21 浏览量:0

曾经,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“慢慢走,小心跌跤”“慢慢吃,小心噎着”。


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“快点吃饭”“快点做作业”“快点弹琴”“快点睡觉”,甚至“快点玩”。


你怎么这么慢!


“磨蹭—催促”模式曾经在我们家天天上演:早上催起床,放学催写作业,晚上催睡觉,一天三场,天天循环播放。


每催一次,我的火气就往上蹿一分,到最后,往往以吼来为这部“催催催”交响曲压轴。


这一早晨下来,弄得大人烦躁恼火,小孩儿心情沮丧。然而第二天,历史又一次重演……


其实很多家长不知道,磨蹭并不是孩子故意的,因为…… 




图片

孩子有自己的节奏

1



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、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。


孩子有自己的节奏,对他们而言,感觉最舒服、最顺畅、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。


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,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,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。


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,一般都会有早熟、易烦躁、耐性差的特征。


或截然相反,表现为反应迟缓、自我压抑、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。


这两种倾向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。

家长催归催,可孩子依然快不起来。


教育专家认为,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,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


一个慢性子、爱做梦、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,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。


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,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。





图片

孩子有自己的世界

2



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,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。


成年人对一切驾轻就熟,并按照轻重缓急将事情分类,按部就班地执行。


但孩子是用感觉来认识世界的,所以,每一件事情,他都要反复体验,乐此不疲。


孩子正是通过体验,内化了对每件事情的感觉。


比如,一个婴儿看到的水龙头,仅仅是表面的样子;但三四岁的孩子看到水龙头,就能想象水流出来那种清凉、流畅的感觉,因为他曾经反复体验过那种感觉,这正是体验的价值所在。


孩子体验的细腻程度,往往被我们所忽略。


比如,我们看到洗手这个动作几乎是一样的,但孩子却能感受到每一次洗手微妙的不同,比如水的温度,水流的大小,每次洗手的心情,等等。


正因为我们看到的洗手只是洗漱的一个环节而已,所以会觉得孩子在浪费时间。


面对孩子的磨蹭,不妨不再催促了!




图片

管住自己的嘴

3



某一天晚上,我有意控制住自己不去催促孩子睡觉。


我想看看,不催的话会有什么结果。


那天晚上,我忍了又忍,最后的结果是,按照孩子自己的节奏来,只比平时的睡觉时间晚了十几分钟。


催与不催,只差了十几分钟,我一遍又一遍地催,到底有多大意义? 我对自己不停的催促产生了一种无意义感。


何况,我们催促,其实就是不相信孩子有自我掌控的能力,不相信他能管好自己——一个劲儿地催他还这样,要是不催他,还不定磨蹭到什么样呢!


可是,催的多了,孩子就对催促产生了免疫。


那时,常规性的催促已经不管用了,孩子会想:嗯,大人刚开始催,看来时间还早,还可以玩一会儿。


直到动用重量级的“催促+发怒”,孩子就知道:嗯,这回来真的了,看来是到时间了。


慢慢地,催促的大人和磨蹭的孩子在无意识中形成了默契:不催——不动;小催——小动;吼着催——才动。


所以,第一步需要改变的,就是停止催促和唠叨,给自控力的小芽一点时间,让它慢慢破土长大。






图片

明确父母和孩子的界限

4



明确父母和孩子的界限,分清磨蹭是谁的事,让孩子自己做决定,培养他的自主意识。


每次我忍不住想催孩子的时候,就会提醒自己:这些催孩子做的事情,是我的事还是孩子的事?如果是孩子的事,他不着急,我为啥要比他还着急?


这么一想,心态就缓和很多,不容易急躁了。


判断是谁的事,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,就是看这件事的后果由谁承担——谁承担,就是谁的事。


显然,起床、写作业、睡觉,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。


可是,催来催去,变成家长比孩子还着急,好像成了家长的事。


把本该由孩子自己负责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,这其实是一种界限不清的表现。很多教育问题都起源于界限不清。


家长越过界限,孩子自然往后退缩,最终变成了家长支配孩子,孩子丧失了自主能力,习惯了在一声声的催促中按指令行事。



图片

自己先慢下来

5



想让孩子快,得让自己慢下来。


出门穿鞋。与其凶狠狠的跟孩子说:“赶快把鞋子穿起来!”不如换个视角慢慢的跟孩子说:“先去鞋架拿那双蓝色的单鞋,再坐在小凳子上自己穿。”


给孩子划重点,帮助孩子梳理头绪,孩子会更容易配合。


既然孩子天性喜欢优哉游哉的做事,我们也该遵循他们的秉性。


如果去某个地方害怕迟到,那就给孩子预留出磨蹭的时间。如果反复如此,孩子还是迟到了,那就让他承受一两次迟到的后果。


这些包容性的催促,反而比干巴巴的一句“快点”,有用很多。


别着急,你的孩子不是故意磨蹭,他只是有点慢。


或许,再过5年或者10年,你的孩子也会跟你一样,眉宇间满是焦虑,所以在孩子还可以有慢下来的时候,让他慢慢的来吧。